日月峡人
与天下共享
环游万里行徽州潜口民居——刘尚林摄影游记
刘-尚林专业号 | 2019-12-2

这世间,唯有时光和旅行不可辜负。

书本里的风景跟别人嘴里的世界,只有带着自己身心去亲历,才会提炼出更多精彩!

比如,日月峡的万里行!

三次万里行,有意无意间,已走遍了中国三大地域文化:敦煌学、藏学、徽学。

此文,与大家共同领略的,就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“徽学”民居艺术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222103

潜口民宅,徽派建筑的精华所在。

文化的内涵自然都是十分丰富的。那么徽派建筑就是“徽学”重点之一。

天天生活的家,是人们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空间,它的风格就是一种文化,这里面有山川风景的灵气,有风俗民俗的精华。

天长日久,徽派建筑就有了自已独特的风格,结构与我们熟悉的北方民居截然不同,“四水归明堂”“建筑雕刻艺术”“粉墙黛瓦马头墙”,活生生一幅流动的水墨画。

其中民居、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,被誉为"徽州古建三绝",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222119

单士元所书山门横匾:潜口民宅

潜口民宅,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紫霞峰南麓,又名紫霞山庄,很有诗意的一个名字。

不仅仅有诗意,还很有内涵。

潜口民宅大有来历,是从1984年起,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,所集中保护的典型的徽派古建筑。包括不同类型的明代建筑十三幢、清代建筑十一幢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450

即然说文化,我们先从名字入手,有没有觉得“潜口”这个名字有点奇怪?其实它还蛮有深意的。

潜口一词有两层含义,其一为纪念陶渊明(名潜)曾在此隐居,其二指此地为众山之口,有万峰潜伏于后。是谓之潜川或潜口。也是进入黄山地区的要道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511

潜口民宅分为明园和清园两部分。内有明、清两代最典型的各式古民居、古祠堂、古牌坊、古亭、古桥等古建筑群,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、古井、古匾,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,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实例,被誉为“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”,“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”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519

明园入口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528

说了这么多,下面,带着一颗热切与好奇的心,让我们一同走进潜口民宅,去品味那“青砖小瓦马头墙,回廊挂落花格窗”的无穷韵味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546

著名古建筑专家、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曰:“观皇宫去北京,看民宅到潜口”。

那粉墙黛瓦的绕梁吟唱,在山间烟雨里终于成了一首凝固的乐章,音乐是流动的建筑,建筑则在这里起伏成了一首首的高山流水,留与知音,荡气回肠!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621

“潜口民宅”最精华的是明园部分,是明代民居的缩影。

这是走入明园大门之后的园内优美景致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095105

荫秀桥

进入明园,沿山势拾阶而上,就会看到一座古拙小巧的石桥:荫秀桥

它已历经近500年而不倒,是由当地尼姑出资所建的,是明代徽州小型单孔石拱桥的典范之作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629

"荫秀桥"三字,一半为阳刻,一半为阴刻,桥中央成了佛界与人间的分界线,故又叫"阴阳桥",十分有趣的是该桥两旁护栏砌筑却是罗汉板。岁月悠悠,小桥依然,"师太不知何处去,罗汉依旧笑春风"。它的龙门板上雕刻手法耐人寻味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”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634

明园是依山而建,民宅建在山坡之上,坡下皆用砖石沿甬路砌基维护加固。图片的左侧就是筑坡的砖基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095024

民宅皆高于人行甬道,门前均有台阶,需拾级而入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095401

民宅门前景象

微信图片_20191202095355

村落中用大块的条石铺就了青石路面,还用小小的鹅卵镶嵌出装饰的图案,石间的缝隙是最好的疏导系统,即使下场大雨,也不会有泥泞难行,即美观,又大大地方便了游人的游览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095420

微信图片_20191202095339

这也是人行甬路,两侧为用砖石所砌的路基,高于甬路很多,起筑坡保护作用。

园内甬路弯曲,将游人带到了一个个宅院的门前,这里有普通农户、私塾先生、富商大户、官宦政客等各类人物的家宅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15234

苏雪痕宅,明代中叶砖木结构民居楼房,三合院,面阔3间,里外两进,有楼。

我们从特点处入手,感受这徽派建筑的特点,先看门面。

徽派民居建筑的门面都不大,徽州人素来以婉约含蓄著称,不会大开门面。但门前皆有台阶,并门面上有青砖做出造型进行装饰。

安徽古代建筑,三雕最为出名,正面宅门上有精美的砖雕,大门两边有细致的石雕,屋内还有各种图案的木雕,这徽州三绝为世人瞩目。就此我们也一并欣赏砖雕的精美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15252

胡永基宅,明代中期砖木结构楼房。胡永基原为浙江桐庐知县,后移居到徽州区潜口。

在徽州,一般稍有实力的人家,门面的小屋檐、石雕、砖雕等都越发精巧、繁复。清代之后更繁琐一些,有时会有垂花式样。但这个知县之家,在门面上并末做什么大功夫,很是清雅,只在室内为与地位相配,楼上做了五开间,设置了楼上厅,用来招待贵客。

看到樯头上的砖雕造型,与门檐协调一致,看来细致处也是有所讲究的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15301

微信图片_20191202115313

方文泰宅

方文泰宅为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民居,原坐落在潜口乡绅沙村。2进3间楼房。

该房内装修比较讲究,楼上房间除有望砖外,尚装有天花板。楼厅全部油漆,属当时上等富有人家住宅。

但在门面上,如此富有上等人家也是非常简洁含蓄的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904

精美砖雕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908

微信图片_20191202115321

方观田宅为明代中期普通住宅,3开间砖木结构楼层,结构紧凑、朴实。

门檐装饰也极为平实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15339

吴建华宅为明代中期民居,砖木结构楼房,大门不在正面,而开在右廊,左廊设楼梯。

此宅门檐造型与前面几家有点不同,翘檐小且略收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913

乐善堂

这个房屋的门面明显与上面的民宅不同,因为它是一个旧时用来祭祖和供老人娱乐和议事的场所,等于现在的老年活动中心。既有厅堂建筑的庄严感,又有家族融和聚合时所要求的条件。

乐善堂又称“耄耋厅”,2进3间砖木结构堂建筑,建于明代中期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30

司谏第

看这名字就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民宅了,而是一所家祠,所以大门比较宏大庄严。

这是明永乐初进士、吏科给事汪善的五位孙子为祭祖所建之家祠。由于在朝廷为皇帝谏言,封为司谏第。

是徽派建筑明代遗构中较早的建筑之一,早期砖木结构厅堂。木构架用材宏大,梭柱、月梁、荷花墩、叉手、单步果和斗拱都有精美的雕刻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21

曹门厅,也是汪氏支祠。

是不是奇怪了,怎么把姓搞错了?汪氏支祠叫曹门厅?哈哈,那是因为这家主人把朝廷各个官职的府曹都做过一遍,因此得名。

砖木结构,9开间,通面阔21.03,进深13.50米,高6.30米。悬山屋项,山面饰博风墙。在一些物体上沿袭了宋、元以来的“禅宗样”古法,保留着宋元营造方法的韵味,有重要的研究价值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759

看到门前两侧的两个圆圆的石鼓了吧?这在别处,还未见过,据说石鼓的高度,代表地位,汪氏并未做多少的宣传,是极为低调的,但从这两只石鼓上,可以想见当时地位的尊贵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26

看到这对石鼓,与前面在灵渠岸边所见小石塔的风格一致,但更显得精致一些,看似简单的造型,却是线条简而流畅优美,融精致于古朴大方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37

各式宅院的门面及砖雕、石雕我们已略行欣赏,现进入内院,这是进入曹门厅大门之后的景致,可以发现院内全部都是木质结构建成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41

看点来了!

这主梁看起来结实吧,如此粗大的木柱,相互咬合,没有一根铁钉,就是这样牢牢地矗立了好几百年,用的什么法术?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45

我国古代的木匠更偏好于运用榫卯结构,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连接方式。凸出部分叫榫(榫头),凹进部分叫卯(榫眼)。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,粗细斜直,连接合理,面面俱到。这种结构的巧妙运用,完全可以经久保持完好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918

我们进入到乐善堂的中堂及下面清园诚仁堂的中堂 ,及所有的古建筑里所看到的都是这样的建筑技术,是家具的灵魂「榫卯结构」与古工匠们的超人智慧与技艺,才使得千百年后的人们,得以追溯祖先的足迹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921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510

内院同样木制工艺打造的二层结构房屋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531

从中堂转出,我们就看到了徽州建筑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建筑景观——天井!

想必大家都知道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这句话,但不知道它是出自于这里吧。

徽州民宅前后进间都设有天井。每个建筑四周外墙不开窗户,家家有天井,谓代表"五岳朝天,四水归堂"的寓意。古时的徽州人聚水如聚财,选设天井,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,还图"肥水不外流"之吉利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558

徽派建筑的天井数量多。徽州人也有大家庭的传统,成了家却一般不另立门户。一套大户人家的老宅里,可以有许多天井,据说有“三十六天井”、“七十二天井”的豪门大宅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4320

徽派建筑的天井尺寸小,大宅子也都配着非常窄小的天井。高墙配大院是常理,但在徽州人却偏爱小天井,尤其是私人住宅。高墙围着小天井,“井”的味道凸显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607

猜一猜,这个提示当心踩空的长方形有着凹槽的平台,是做什么用的?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702

天井四周内斜的屋顶,显示了一把雨水不流外人田的智慧,也捎带着保持了天井内的湿润,不经意间还能在夏天使这份湿润转换成可人的清凉;墙高井窄,形成由里往外拔的自然吸力,加速屋内空气向外对流,有如天然的空调,供人享受穿堂风的凉爽。据说徽派建筑的这种个性十足的透气功能还被视为徽派养生秘诀,是徽州人长寿的秘诀之一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541

天井里的这个长方形的有着凹槽的平台,就是储藏接纳雨水之处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653

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。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中,天井和“财禄”相关。经商之道,讲究以聚财为本,造就天井,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。四水归堂,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,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。四水归堂,聚水、聚财、聚福气,可谓“四季财源滚滚、四面八方来运 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53726

微信图片_20191202142718

在了解徽州民宅的过程中,我们还处处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。徽派民居建筑风格中的“三雕”中就是木雕、石雕、砖雕。

围拥前天井的雕花栏板,上下五行采用木雕装饰,上面雕满了花、鸟、虫、鱼和动物图案,有透雕、镂空雕和高浮雕,具有镂空效果,层次分明,给游人以玲珑剔透的精美感,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828

一扇普通的窗户,也会有精心的构图与雕刻,一点都不含糊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837

精致的门窗雕刻。楼上的窗口都可移动,用于透光。小格子窗又名遮羞窗,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,而外面是看不到里面的,大户人家的女孩那时是不允许到外面去的,当有外人来的时候,女孩就要把窗子关上,从里面悄悄地去看外面的情形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913

明代建筑外貌非常的简洁朴素,但观其内部却发现融石雕、木雕、砖雕为一体,用材讲究,雕刻精美,显得富丽堂皇。想来明朝对炫富是不赞同的,把富裕与权势地位通过雕刻来展现,也体现了徽州人亦儒亦商的思想,也是其含蓄优雅的风格的体现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3927

随处可见的大量的木雕,让人眼花缭乱,它们会出现在建筑的各个部位,福禄寿喜寓意美好,身分地位隐匿其中,即儒雅高洁,又彰现了成就,于建筑中示人生态度,想来也是这样的思想才把儒家文化推向理学高峰的吧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010

由窄窄的走廊步出民宅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2130817

徽州建筑的显著特点除了粉墙黛瓦,还有就是造型独特的“马头墙”,这是非常重要的,当然也一定要了解的。

马头墙,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。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,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,墙顶挑三线排檐砖,上覆以小青瓦,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(金花板)。因形似马头,故称“马头墙“。

可以徽州人为什么要在两侧墙上做这种设计呢?

那是因为在当地,人们居住得都相当密集,这个“马头墙”起到了“防火、防风、好看。有象征性”

用它来防火,即美观又有效,聪明!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019

绿枝掩映中望过去那五百年的岁月沧桑,这安静的高宅里,曾有过多少儿孙满堂!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043

火红的枫叶带来了跳跃的色彩,也给这些古老的宅院带来了生命的奔放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050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144

静默的飞檐,可曾也在默默地想着自已曾经的主人,不知身在何方,音容笑貌还留在这房子的记忆中吗?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157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305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316

斑斓的大自然,使古宅院也鲜活美丽了起来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339

枫叶热情地招唤着,仿佛屋子里马上会有人来迎客了。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413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419

微信图片_20191201134629

潜口古宅,文化传承,在历史的烟雨中走来,块块青石都是一个按键,面面木雕都是一页书卷。为后人讲述着动人的往事,仔细珍藏吧,把这璀璨,传到下一个千年,是所有人所愿!

摄影:刘尚林

编辑发布:刘尚林、张方译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