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峡人
与天下共享
端午味道 七绝 - 平水韵
刘-尚林专业号 | 2025-5-31

端午味道

七绝 - 平水韵

彩线轻缠情意长,

粽香飘逸满庭芳。

踏青林野寻童趣,

蒲艾灵均映夕阳。

乙巳端午滇旅闲人书

编辑:端午味道·诗注

在端午佳节之际,一首《端午味道》以细腻的笔触,将五彩线、粽子、踏青、艾草这四个充满节日氛围的元素巧妙融合于平水韵七绝之中,勾勒出一幅幅温馨而又充满文化韵味的画面,引人深思,令人回味。

首句解析:“彩线轻缠情意长”

五彩线,作为端午节的重要象征之一,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亲人的深情厚意。诗人以“彩线轻缠”起笔,不仅描绘了节日里家家户户用五彩丝线缠绕手腕、脚踝的习俗,更借这一细节,传达出人与人之间那份难以言表的深情厚谊。彩线的色彩斑斓,恰似人间情感的丰富多彩,而“情意长”三字,则将这份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让人不禁思考: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是否还能保持这份纯真与深情?

次句探讨:“粽香飘逸满庭芳”

粽子,作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,其独特的香味早已成为节日的代名词。诗人通过“粽香飘逸”的描述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节日氛围的庭院,那里,粽子的香气四溢,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,更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与向往。这一句,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,更寄托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。

三句转承:“踏青林野寻童趣”

踏青,是端午节期间人们亲近自然、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。诗人在此句中,将笔触转向了林野之间,描绘了一幅人们踏青寻趣的画面。这里的“寻童趣”,不仅是对儿时记忆的追溯,更是对纯真岁月的怀念。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,而诗人通过这一细节,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,回归自然,寻找那份久违的童真与快乐。

末句升华:“蒲艾灵均映夕阳”

艾草与屈原(灵均,屈原的字),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诗人在此句中,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,既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与敬仰,又寄托了对艾草的深深喜爱。艾草,以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,成为端午节驱邪避疫的象征;而屈原,则以其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文学成就,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楷模。当蒲艾与夕阳相映成趣时,我们不仅看到了节日的温馨与美好,更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力量。

综上所述,《端午味道》一诗,以五彩线、粽子、踏青、艾草为线索,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融为一体,既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温馨,又寄托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。这首诗,不仅是对端午节的深情礼赞,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诠释与传承。





赋诗:刘尚林

编发:王克力

作者简介
head
作者:
简介: [详细资料]
<
2025 年
7 月
>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  • 19
  • 20
  • 21
  • 22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31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Today
手机文集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